高盛公司会否成为美殴大斗法的牺牲品?
2010-04-21 08:04: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柴其涛
美国和欧盟这两个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间围绕战略利益的大斗法,有从“空中”转入“地面”的明显迹象。虽然美殴间的“空中大斗法”目前尚未完全结束,但双方似已做出了“鸣金收兵,清理战场,准备再战”的明显姿态。
在冰岛一座火山喷发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准备在2018年前建立起能够覆盖整个欧洲,至少是欧洲的北约成员国的反导系统,以协助盟国应对来自中东的伊朗的导弹袭击的时候,欧盟各国面对着美国人主动送过来的这份包裹着“甜甜糖衣”的大礼,只好借用冰岛火山爆发这个难得的自然现象,采取“苦肉计”的方式及时亮明自己的态度。
在确保“航空安全”的正当理由下,欧洲航空管理机构一声令下,立即就将欧洲与世界隔绝了起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欧洲领空大关闭”、“9?11事件以来最大的空中管制措施”纷纷见诸各类媒体与报端。此举几乎打了美国个措手不及,以前经常途经欧洲空域的美国军用飞机起降全部停止,包括前往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运输任务也不得中断。其结果,不但奥巴马总统不能如期前往波兰出席卡钦斯基的葬礼,而且美国舆论也尤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般,被迫跟着欧洲舆论的腔调,协助欧洲舆论解读什么火山灰如何会进入到飞机的发动机内部,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甚至可能导致飞行出现意外事故,自然生态又怎样会受到严重影响等等,被弄得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欧洲各国倒不但显得无所谓,而且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精神。德国总理默克尔因为“空中交通管制”降落葡萄牙首都机场里斯本时,在与葡萄牙领导人会面时“相谈甚欢”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除了空中走廊以外,他们之间的交通联系还有发达的公路线、快捷的铁路网以及作为重要补充的海上通道。航空管制再继续下去,相对说来,他们并不是最急的一方。
恰在这时,通过媒体的披露,两个表面上看似不相关联,但却关系十分密切的事件几乎同步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一是欧洲有国家公开站出来表示,大规模的航空管制将逐步取消。这个台阶一搭,有些欧洲国家的机场就开始变得繁忙起来。
二是有美国“第二财政部”之称的高盛公司传出了“欺诈事件”的不利消息,并因此震动了华尔街。有舆论据此分析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序曲,高盛公司不过是那只被杀给猴子看的公鸡。
我们知道,就是这个高盛公司,曾经在美国用于引发与激化欧盟各国内部债务危机的希腊债务危机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记得在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初期,就有欧盟成员国——比如德国,明确要求希腊政府一定要说清楚其与高盛公司长期以来“合伙做假帐”以掩盖希腊的真实财政收支状况,进而欺骗公众这一问题。
如今,美殴在“反导系统”VS“领空封锁”到了一定阶段后,作为对此轮“空中大斗法”的阶段性了结,美国把高盛公司这枚棋子给抛将了出来。此举似乎想传递如下两个信息:
——向欧盟表个态,美国会正视他自身的金融问题,没有伺机引爆欧盟内部的债务危机并最终向欧盟转嫁这个危机负担的打算。目的是以此策略举动,换取欧盟尽快全面地解除领空封锁,让美国这个霸权国家继续在美殴之间“畅通无阻”地来去自由。
——对欧盟提个醒,高盛公司与欧盟内部的不少国家的财政部门和银行系统存在着长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欧盟继续与美国较劲的话,昨天是希腊债务危机,到了明天或后天还不知道会是哪个国家突然间出现类似的但规模更大的债务危机。
综合各种因素研判,事态发展的结局应该是“表态”的成份较小,而“提醒”的成份较大。在美国金融帝国——华尔街享有盛誉的高盛公司不可能成为美殴“大斗法”的牺牲品。即使要牺牲掉高盛,这家公司也会象雷曼兄弟公司那样风风光光地走人,不会成为压垮和葬送华尔街金融帝国及其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可以从美国华尔街传出来的诸多后续消息中得到某种证实。但是,美殴间经历过这么一次“空中大较量”之后,美国各类飞机,尤其是军用飞机,似已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进出欧洲领空了吧!(2010年4月20日)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